贾翘彦
(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 遵义 563003)
贵州省轻工业科研所成立五十年来,在轻工行业科研领域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白酒科研方面,成绩显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贵州省乃至全国的酿酒工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主办的《酿酒科技》杂志获得国家及贵州省重点期刊,优秀期刊等多项奖励,已成为全国酿酒业学术的龙头刊物。
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与董酒科研所合作方面也曾做过大量工作。
董酒自1963年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以来,四届蝉联国家名酒(国家金质奖)、四届蝉联贵州省名酒,多次获得省、地、市科技方面的表彰和奖励,这些和轻工业科研所的合作,支持十分不开的。尤为值得赞颂的项目有两项:一项是一九八六年荣获贵州省科学进步奖二等奖的“低度董酒”( 董醇)的研制项目;另一项是荣获一九八七年贵州省科学进步奖三等奖的“董酒香型的探讨”项目。这两个项目研究的成果,对董酒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先谈“低度董酒(董醇)的研制”项目。该项目是原轻工业部一九八四年下达的研制项目,与贵州省轻工科研所合作,于一九八六年元月完成并通过部级鉴定,产品获省级及部级优秀新产品。低度董酒(董醇)于一九九一年荣获国家质量奖金质奖章。
部级鉴定对低度董酒(董醇)作了如下评价:“该酒液晶莹透明,香气幽雅,药香舒适协调,入口醇香,香味协调,甘爽味长,低而不淡,加冰加水不浑浊,口味仍佳。”比较完整的保持了董酒的独特风格。 “新产品低度董酒(董醇)的研制是成功的。……完成了轻工业部(84)轻科字第17号文下达的任务,同意该产品通过技术鉴定,转入批量生产。”低度董酒(董醇)的研制成功,打破了浓香型低度酒一统天下的局面。低度董酒(董醇)以其独特风格,优良的酒质受到我国的白酒专家【周恒刚】、沈怡方、熊子书、【曹述舜】等、有关经销单位和广大用户的好评。
酒界老前辈、老专家【周恒刚】对低度董酒(董醇)给了以下更为确切高度的评价:“(该酒)香气浓郁协调,极其接近原酒,在口味上细腻悠长,这一点上比一般低度酒尤为出色。尾味干净,特别是药香适宜,这就突出了自家风格,不与浓香型酒混淆,关于这一点是极其可贵的。这是一件杰作,是极其成功的。在回味上微涩不重)并有窖泥及黄水味(不重,但也是难以解决的自然现象)。”低度董酒(董醇)当时很快在全国市场打开销路。后来又相继开发了28度低度董酒、41度董酒,销路一直看好。高度白酒向低度白酒发展是我国白酒行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尤为可喜的是,在成功开发低度董酒的基础上,董酒低度化方面又有新的进展发现。经过16-18年常规条件贮存的 28度及38度玻璃瓶瓶装董酒开瓶品尝,感觉陈味好,醇厚感、协调感好,低而不淡,无酒水分离感觉,整体感觉不错;理化指标总酸略有升高,酒度及总酯略有降低,其他变化不大,理化及卫生指标均在企业标准及国家标准合格范围以内。这是很不容易的,也可以说低度董酒在经得起贮存方面又是“一杰”。在这个方面,我公司技术中心已加大力度投入研究试验,相信几年后得到更为满意的结果,为推动我国白酒低度化做出杰出贡献。
再谈“董香型的 探讨项目”。1983年开始,董酒厂与贵州省轻工科研所合作,进行了二期“董香型的探讨”项目研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它对董酒生产工艺,香味微量成分组成及量比关系,董酒风格进行了初步深入研究,明确提出了董酒生产工艺独特,香味组成成分独特,风格独特的三独特。并在香味组成成分方面初次阐述了“三高一低”的特点。三高:一是丁酸乙酯含量高,二是高级醇含量高,三是酸含量高;一低:乳酸乙酯含量低。这些为董酒单独成为一型——“董香型”,为董酒生产工艺三次被定为秘密级国家秘密技术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当时是一项了不起的进步。该项目1986年通过贵州省轻工厅组织的成果鉴定,1987年荣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董酒公司与贵州省轻工科研所的两次科研项目合作,取得辉煌成果,合作是成功的。并为董酒这块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产品,酒中瑰宝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产学研合作创新之路,道路是广阔的,前途是光明的。这条路一定要继续走下去。
Copyright (©) 2025贵州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 版权所有 ICP备案:黔ICP备2022007303号-1
技术支持:上海多安浦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友情提示:使用谷歌、火狐、IE8及以上版本浏览本网站效果更佳